程绍铭律师
拜登总统在4月份宣布,美国将从阿富汗全面撤军,并在9月11号之前完成撤军任务。自从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之际,塔利班开始迅速地蚕食阿富汗政府的管辖范围,近两个月更是势如破竹,逐渐占领了阿富汗的各大城市,并于今日占领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亲美的阿富汗政权正式土崩瓦解。
阿富汗战争持续了近20年,数千名士兵在阿富汗战争中丧失,美国政府也耗费了上万亿的资金,最终得到这样的结果,应该是很多人始料不及的。美国在阿富汗的失败,又给了我们一些什么样的启示?作为一名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我总结了美国在阿富汗失利的几点经验教训。
第一、信仰之战注定要失败。
阿富汗战争的起因,是基地组织把阿富汗作为其根据地,并发动了对美国的恐怖袭击,当时的阿富汗是由塔利班掌权,所以摧毁基地组织和其支持者塔利班政府,是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的初衷。也就是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之初是师出有名。
然而布什总统上台以后,把推翻萨达姆独裁政权,作为了新的战争目标,并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这就给了塔利班组织有喘气的机会。而奥巴马总统上台以后,又再次把战争的重点转回到阿富汗,除了继续打击基地组织以外,还想建立一个亲美的阿富汗政府。
在美国眼里,塔利班代表着愚昧和落后,男人必须留须,女人必须全身围裹,女孩子不能受到教育。如果塔利班掌权,其推行的宗教教旨主义这跟西方的价值体系是完全冲突的。
在消灭了本拉登和基地组织以后,阿富汗战争本该结束,但是为了防止塔利班卷土重来,美国的撤军一拖再拖,反恐之战成了信仰之战,美国也为此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在这一点上,阿富汗战争跟越南战争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阿富汗战争后期是为了消灭宗教教旨主义,就像越战是为了消灭共产主义一样。
要改变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教育水平,应该不是10年20年或者一代两一代人两代人的问题,除非美国几代人愿意继续填这个无底洞,阿富汗战争的结局其实早已注定。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信仰之战往往以失败而告终。
第二、战争成了某些政客捞取政治资本的筹码。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战争也一样。从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然后又终止阿富汗战争,然后又再次发动阿富汗战争。很多决策不是出于战争的需要,而是出于政客获得选票的需要。
伊拉克战争本来不应该发生,阿富汗战争本来不应该打那么久,但是无论发动战争或者结束战争,都可以满足政客所代表的那个群体的某种利益。结果是不该打的时候要打,不该收的时候却收,阿富汗战争也只能以腐败的阿富汗政权轰然倒塌的方式草草收场。
第三、贫穷是用于战争的温床。
导致战争的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除了权力、资源、信仰、文化等诸多因素以外,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贫困。当一个国家的人民非常贫困,处于绝望状态的时候,他们就揭竿而起,拿起武器,推翻现政权。
阿富汗政权几经更迭,除了塔利班以外,还有过亲苏或者亲美的政权,然而无论是苏联或者是美国扶持的政权,都没有解决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阿富汗的贫困。
阿富汗战争,美国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但是这些钱大部分都用于对阿富汗军队的培训和支付阿富汗亲美政权的巨额开支。换句话说,阿富汗老百姓并没有因为有了一个亲美的政府,而生活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
据一个非营利组织的统计,阿富汗有超过50%的儿童营养不良,与此同时,阿富汗政府的官员贪污腐败成风,大量的军饷和美国资助被贪污,一些腐败官员的家里堆满了成捆的美钞。这些人根本不会顾及阿富汗民众的疾苦。难怪30万的配备美式武器的阿富汗大军,还不抵8万的塔利班军队。如果不改变贫穷,阿富汗动乱的局势还将持续下去。
阿富汗战争结束了,但是这场战争对美国以及世界所产生的影响,应该远还没有结束。
作者:美国法学博士,国际关系学博士,美国执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