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蛀牙须改善生活习惯
发布于: 2016/08/06  11:30 pm
  很多人认为,小孩牙齿“有问题”时才需要看牙医,但是事实上,幼儿应该在一岁左右,开始定期检查,并接受正确的卫教信息,维持口腔健康。
  牙医师高子平指出,最常见的幼儿口腔问题就是蛀牙,而蛀牙是可以透过“改善习惯”来预防的。如果早期发现蛀牙,治疗的方式有较多选择,也比较简单。虽然乳牙总会换为恒牙,但严重的乳牙蛀牙,可能会引起发炎,影响恒牙的成长。家长们千万不要因为自身的经验丶担心孩子会痛或心疼孩子就延误他的治疗,因为蛀牙(无论是乳牙或恒牙)如不处理,常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预防蛀牙不难,只要减少细菌感染便可减少蛀牙。美国儿童牙医协会建议,婴儿一旦开始发牙,就该开始使用软毛牙刷,每天帮宝宝清洁牙齿。
  口腔中的糖类是提供蛀牙菌生长的食物来源,食物中的糖类成分愈高,愈能帮助口内的细菌产生酸而导致蛀牙。含糖食物吃的愈多丶频率愈高,或是口内食物停留的愈久,就愈容易蛀牙。
  幼儿在一岁时第一次“看牙医”,主要是教育孩子,让他们熟悉牙科环境,并建立孩子日后对于口腔治疗与预防的正面态度。初诊时,除了检查口腔以外,也会提供家长卫教保健与饮食习惯的指引,并针对孩子的个别需求,教导牙菌斑的清洗丶氟的涂抹等。
  一些孩子会有“奶瓶性蛀牙”的问题。奶瓶性蛀牙是指年龄很小的孩子(有些不到一岁半就产生),从上门牙开始蛀起,蛀牙进展快速,很快就蛀到新长出来的臼齿。而奶瓶性蛀牙又称为“幼儿早期蛀牙”。
  高子平提醒,要预防奶瓶性蛀牙,一天使用奶瓶或者喂母乳的时间不要过长,也不要让小宝宝含着装奶的奶瓶(或母亲的乳房)睡觉。一岁以后训练使用杯子喝奶,并减少喝奶次数并控制喝奶时间;奶瓶内不要装甜的饮料,同时也要多注意口腔清洁。


(摘自:美国世界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