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纽约时报3月29日报道,十三年前,一群美国公共卫生官员提出了一项计划,以解决呼吸机短缺这一关键的医疗系统漏洞。传统的呼吸机笨重、昂贵且数量有限,该计划旨在制造大量廉价的便携式呼吸机,并将其部署在流感大流行或是其他危机中。
在SARS、MERS、禽流感以及猪流感等疫情出现后,这个代号为“光环”的计划应运而生,联邦官员决定就下一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重新评估其策略,他们认为疫苗、抗病毒药、防护装备和呼吸机是呼吸衰竭患者的最后防线。联邦政府的国家战略储备库中有呼吸机储备,但其数量却不足以应对大流行。
2006年,卫生与公共服务部设立了一个新部门,即生物医学高级研究与开发局,其任务是为化学、生物和核攻击以及传染病准备医疗应对措施。在该部门成立的第一年,就考虑了如何增加呼吸机的数量,据估计,在中等规模的流感大流行中,美国将额外需要70000台呼吸机。但联邦储备中的呼吸机并不理想,这些呼吸机笨重且昂贵,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进行大量培训才能进行操作。因此该机构于2007年召集专家组,对制造新一代移动式呼吸机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并计划在未来进行40000台呼吸机的政府采购,将其作为联邦储备,每台呼吸机的成本不到3000美元,且价格越低,政府采购的机器越多。
生物医学高级研究与开发局并没有选择与成熟的大公司合作,而是选择了加州一家名叫纽波特的小公司,当时每台呼吸机售价约为10000美元,将其价格降低到3000美元并不容易,但由于被列为联邦政府的供应商会使公司名声大振,加州这家公司的高管计划借此将呼吸机销往全球来弥补这部分损失。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该公司的员工和相关官员均表示进展顺利,2011年纽波特还将三台原型机送往华盛顿以供审核。
随着医疗器械行业的不断整合,2012年5月,大型医疗设备制造商科维迪安收购了纽波特公司,科维迪安此前就有部分传统呼吸机业务,但纽波特公司高管和官员很快注意到了变化,开发廉价的便携呼吸机似乎不再是公司的核心业务。一些从事该项目的纽波特高管被调离岗位,还有一些人决定离职。对此,有政府官员和竞争对手公司高管表示,科维迪安之所以收购纽波特,很有可能是为了防止其生产更便宜的产品,从而影响该公司从现有的呼吸机业务中获利。
这次失败使廉价呼吸机的开发至少被延迟了五年,也导致各家医院、各州和联邦政府的呼吸机储备受到影响。联邦政府之后在2014年转向另一家公司,该公司的呼吸机于去年获批,但其产品尚未交付。如今,随着新冠病毒对美国医疗体系提出考验,美国的应急储备仍然在等待这批呼吸机到库。呼吸机的短缺已然成为一种紧急事件,并迫使医生对病患做出抉择。
报道中指出,制造新型廉价、操作简便呼吸机的计划中所遭遇的问题,凸显了外包项目的风险,这些公司关注的是利润最大化,并不一定和政府为未来危机做准备的目标相一致。
随着新冠疫情在美国的扩散逐渐明朗,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西博士于3月15日透露,库存中已有12700台呼吸机可供部署,之后,美国政府加快维护速度,将可用呼吸机的数量增加到了16600台,却仍未达到数年前公共卫生官员所预计需求的四分之一。